陸, 徳明 リク, トクメイ lu, de ming

ID:DA02650812

別名

Lu, De-ming

同姓同名の著者を検索

検索結果1,215件中 541-560 を表示

  • 附釋音禮記注疏 63巻坿校勘記63巻

    (漢)鄭玄注 ; (唐)賈公彦疏 ; (唐)陸徳明釋文

    江西書局 同治12 [1873] 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 / (清)阮元審定 ; (清)盧宣旬校

    巻第1 , 巻第2-3 , 巻第4-5 , 巻第6-7 , 巻第8 , 巻第9 , 巻第10 , 巻第11-12 , 巻第13 , 巻第14-15 , 巻第16-17 , 巻第18-19 , 巻第20-21 , 巻第22-23 , 巻第24-25 , 巻第26-27 , 巻第28-29 , 巻第30-31 , 巻第32-34 , 巻第34-35 , 巻第36-37 , 巻第38-39 , 巻第40-41 , 巻第42-44 , 巻第45-46 , 巻第47-49 , 巻第50-51 , 巻第52-53 , 巻第54-55 , 巻第56-58 , 巻第59-60 , 巻第61-63

    所蔵館1館

  • 附釋音春秋左傳注疏 60巻坿校勘記60巻

    (晋)杜預注 ; (唐)孔穎達疏 ; (唐)陸徳明釋文

    江西書局 同治12 [1873] 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 / (清)阮元審定 ; (清)盧宣旬校

    巻第1 , 巻第2-3 , 巻第4-5 , 巻第6-7 , 巻第8-9 , 巻第10-11 , 巻第12-13 , 巻第14-15 , 巻第16-17 , 巻第18-19上 , 巻第19下-20 , 巻第21-22 , 巻第23-24 , 巻第25-26 , 巻第27-28 , 巻第29-30 , 巻第31-32 , 巻第33-34 , 巻第35-36 , 巻第37-38 , 巻第39-40 , 巻第41 , 巻第42 , 巻第43-44 , 巻第45-46 , 巻第47-48 , 巻第49-50 , 巻第51-52 , 巻第53-54 , 巻第55-56 , 巻第57-58 , 巻第59-60

    所蔵館1館

  • 附釋音春秋左傳注疏 60卷附校勘記60卷

    (晉)杜預注 ; (唐)孔穎達疏 ; (唐)陸徳明釋文

    江西書局 同治12 [1873] 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 / (清)阮元審定 ; (清)盧宣旬校

    卷第1-3 , 卷第4-7 , 卷第8-12 , 卷第13-16 , 卷第17-20 , 卷第21-25 , 卷第26-28 , 卷第29-31 , 卷第32-35 , 卷第36-39 , 卷第40-42 , 卷第43-44 , 卷第45-46 , 卷第47-49 , 卷第50-52 , 卷第53-55 , 卷第56-58 , 卷第59-60

    所蔵館1館

  • 附釋音禮記注疏 63卷附校勘記63卷

    (漢)鄭玄注 ; (唐)孔穎達疏 ; (唐)陸徳明釋文

    江西書局 同治12 [1873] 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 / (清)阮元審定 ; (清)盧宣旬校

    卷第1-2 , 卷第3-6 , 卷第7-9 , 卷第10-12 , 卷第13-15 , 卷第16-18 , 卷第19-21 , 卷第22-24 , 卷第25-28 , 卷第29-32 , 卷第33-36 , 卷第37-39 , 卷第40-42 , 卷第43-46 , 卷第47-50 , 卷第51-54 , 卷第55-58 , 卷第59-63

    所蔵館1館

  • 附釋音周禮注疏 42卷附校勘記42卷

    (漢)鄭玄注 ; (唐)賈公彦疏 ; (唐)陸徳明釋文

    江西書局 同治12 [1873] 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 / (清)阮元審定 ; (清)盧宣旬校

    卷第1-4 , 卷第5-8 , 卷第9-13 , 卷第14-17 , 卷第18-21 , 卷第22-26 , 卷第27-31 , 卷第32-35 , 卷第36-39 , 卷第40-42

    所蔵館1館

  • 周易兼義 9卷附周易注疏校勘記9卷周易音義1卷周易釋文校勘記1卷

    (魏)王弼, (晉)韓康伯注 ; (唐)孔穎達疏

    江西書局 同治12 [1873] 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 / (清)阮元審定 ; (清)盧宣旬校

    卷第1-2 , 卷第3-4 , 卷第5-7 , 卷第8-9

    所蔵館1館

  • 經典釋文 30巻

    (唐)陸徳明撰

    粤東書局 同治12 [1873] 通志堂經解 465-472. 總經解||ソウケイカイ||zong jing jie

    巻1-4 , 巻5-7 , 巻8-10 , 巻11-14 , 巻15-18 , 巻19-22 , 巻23-27 , 巻28-30

    所蔵館1館

  • 監本附音春秋穀梁注疏 20巻坿穀梁注疏校勘記20巻

    (晋)范甯集解 ; (唐)陸徳明音義 ; (唐)楊士勛疏

    江西書局 同治12[1873] 重栞宋本十三経注疏 416巻坿校勘記416巻 / (清)盧宣旬校定 [6]

    [監本附音春秋穀梁注疏]巻第1-6, [穀梁注疏校勘記]巻1-6 , [監本附音春秋穀梁注疏]巻第7-13, [穀梁注疏校勘記]巻7-13 , [監本附音春秋穀梁注疏]巻第14-20, [穀梁注疏校勘記]巻14-20

    所蔵館1館

  • 監本附音春秋公羊注疏 28巻坿公羊注疏校勘記28巻

    (漢)何休学 ; (唐)陸徳明音義

    江西書局 同治12[1873] 重栞宋本十三経注疏 416巻坿校勘記416巻 / (清)盧宣旬校定 [5]

    [監本附音春秋公羊注疏]巻第1-5, [公羊注疏校勘記]巻1-5 , [監本附音春秋公羊注疏]巻6, 巻第7-11, [公羊注疏校勘記]巻6-11 , [監本附音春秋公羊注疏]巻第12-16, [公羊注疏校勘記]巻12-16 , [監本附音春秋公羊注疏]巻第17-22, [公羊注疏校勘記]巻17-22 , [監本附音春秋公羊注疏]巻第23-28, [公羊注疏校勘記]巻23-28

    所蔵館1館

  • 附釈音礼記注疏 63巻坿礼記注疏校勘記63巻

    (漢)鄭玄注 ; (唐)陸徳明音義 ; (唐)孔穎達疏

    江西書局 同治12[1873] 重栞宋本十三経注疏 416巻坿校勘記416巻 / (清)盧宣旬校定 [4]

    [附釈音礼記注疏]巻第1, [礼記注疏校勘記]巻1 , [附釈音礼記注疏]巻第2-3, [礼記注疏校勘記]巻2-3 , [附釈音礼記注疏]巻第4-5, [礼記注疏校勘記]巻4-5 , [附釈音礼記注疏]巻第6-8, [礼記注疏校勘記]巻6-8 , [附釈音礼記注疏]巻第9-10, [礼記注疏校勘記]巻9-10 , [附釈音礼記注疏]巻第11-12, [礼記注疏校勘記]巻11-12 , [附釈音礼記注疏]巻第13-15, [礼記注疏校勘記]巻13-15 , [附釈音礼記注疏]巻第16-17, [礼記注疏校勘記]巻16-17 , [附釈音礼記注疏]巻第18-19, [礼記注疏校勘記]巻18-19 , [附釈音礼記注疏]巻第20-21, [礼記注疏校勘記]巻20-21 , [附釈音礼記注疏]巻第22-23, [礼記注疏校勘記]巻22-23 , [附釈音礼記注疏]巻第24-26, [礼記注疏校勘記]巻24-26 , [附釈音礼記注疏]巻第27-29, [礼記注疏校勘記]巻27-29 , [附釈音礼記注疏]巻第30-32, [礼記注疏校勘記]巻30-32 , [附釈音礼記注疏]巻第33-35, [礼記注疏校勘記]巻33-35 , [附釈音礼記注疏]巻第36-38, [礼記注疏校勘記]巻36-38 , [附釈音礼記注疏]巻第39-41, [礼記注疏校勘記]巻39-41 , [附釈音礼記注疏]巻第42-44, [礼記注疏校勘記]巻42-44 , [附釈音礼記注疏]巻第45-48, [礼記注疏校勘記]巻45-48 , [附釈音礼記注疏]巻第49-51, [礼記注疏校勘記]巻49-51 , [附釈音礼記注疏]巻第52-54, [礼記注疏校勘記]巻52-54 , [附釈音礼記注疏]巻第55-58, [礼記注疏校勘記]巻55-58 , [附釈音礼記注疏]巻第59-63, [礼記注疏校勘記]巻59-63

    所蔵館1館

  • 附釈音周礼注疏 42巻坿周礼注疏校勘記42巻

    (漢)鄭玄注 ; (唐)陸徳明音義 ; (唐)賈公彦疏

    江西書局 同治12[1873] 重栞宋本十三経注疏 416巻坿校勘記416巻 / (清)盧宣旬校定 [2]

    [附釈音周礼注疏]巻第1-2, [周礼注疏校勘記]巻1-2 , [附釈音周礼注疏]巻第3-4, [周礼注疏校勘記]巻3-4 , [附釈音周礼注疏]巻第5-6, [周礼注疏校勘記]巻5-6 , [附釈音周礼注疏]巻第7-9, [周礼注疏校勘記]巻7-9 , [附釈音周礼注疏]巻第10-12, [周礼注疏校勘記]巻10-12 , [附釈音周礼注疏]巻第13-15, [周礼注疏校勘記]巻13-15 , [附釈音周礼注疏]巻第16-18, [周礼注疏校勘記]巻16-18 , [附釈音周礼注疏]巻第19-21, [周礼注疏校勘記]巻19-21 , [附釈音周礼注疏]巻第22-24, [周礼注疏校勘記]巻22-24 , [附釈音周礼注疏]巻第25-27, [周礼注疏校勘記]巻25-27 , [附釈音周礼注疏]巻第28-31, [周礼注疏校勘記]巻28-31 , [附釈音周礼注疏]巻第32-34, [周礼注疏校勘記]巻32-34 , [附釈音周礼注疏]巻第35-36, [周礼注疏校勘記]巻35-36 , [附釈音周礼注疏]巻第37-38, [周礼注疏校勘記]巻37-38 , [附釈音周礼注疏]巻第39-40, [周礼注疏校勘記]巻39-40 , [附釈音周礼注疏]巻第41-42, [周礼注疏校勘記]巻41-42

    所蔵館1館

  • 周易兼義 9巻坿周易注疏校勘記9巻 . 周易音義経典釈文 坿周易釈文校勘記

    (魏)王弼, (晋)韓康伯注 ; (唐)孔穎達奉勅撰 . (唐)陸徳明撰

    江西書局 同治12[1873] 重栞宋本十三経注疏 416巻坿校勘記416巻 / (清)盧宣旬校定 [1]

    [周易兼義]巻第1-2, [周易注疏校勘記]巻1-2 , [周易兼義]巻第3-4, [周易注疏校勘記]巻3-4 , [周易兼義]巻第5-7, [周易注疏校勘記]巻5-7 , [周易兼義]巻第8-9, [周易注疏校勘記]巻8-9, [周易音義経典釈文], [周易釈文校勘記]

    所蔵館1館

  • 經典釋文 30卷

    (唐) 陸徳明撰

    粤東書局 同治12 [1873] 通志堂經解 / (清) 納蘭成徳[輯] ; (清) 鍾謙鈞校 [465]-[472]. 緫經解||ソウ ケイカイ||zong jing jie

    卷1-4 , 卷5-7 , 卷8-10 , 卷11-14 , 卷15-18 , 卷19-22 , 卷23-27 , 卷28-30

    所蔵館1館

  • 監本附音春秋穀梁注疏 20巻坿挍勘記

    (晋)范甯集解 ; (唐)楊士勛疏 ; (唐)陸徳明釋文

    江西書局 同治12[1873] 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 / (清)阮元審定 ; (清)盧宣旬校

    卷第1-3 , 卷第4-6 , 卷第7-9 , 卷第10-13 , 卷第14-17 , 卷第18-20

    所蔵館1館

  • 附釋音春秋左傳注疏 60巻坿挍勘記

    (晋)杜氏注 ; (唐)孔穎達疏 ; (唐)陸徳明釋文

    江西書局 同治12[1873] 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 / (清)阮元審定 ; (清)盧宣旬校

    卷第1 , 卷第2-3 , 卷第4-5 , 卷第6-7 , 卷第8-9 , 卷第10-11 , 卷第12-13 , 卷第14-15 , 卷第16-17 , 卷第18-19上 , 卷第19下-20 , 卷第21-22 , 卷第23-24 , 卷第25-26 , 卷第27-28 , 卷第29-30 , 卷第31-32 , 卷第33-34 , 卷第35-36 , 卷第37-38 , 卷第39-40 , 卷第41 , 卷第42 , 卷第43-44 , 卷第45-46 , 卷第47-48 , 卷第49-50 , 卷第51-52 , 卷第53-54 , 卷第55-56 , 卷第57-58 , 卷第59-60

    所蔵館1館

  • 附釋音禮記注疏 63巻坿挍勘記

    (漢)鄭氏注 ; (唐)孔穎達疏 ; (唐)陸徳明釋文

    江西書局 同治12[1873] 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 / (清)阮元審定 ; (清)盧宣旬校

    卷第1 , 卷第2-3 , 卷第4-5 , 卷第6-7 , 卷第8 , 卷第9 , 卷第10 , 卷第11-12 , 卷第13 , 卷第14-15 , 卷第16-17 , 卷第18-19 , 卷第20-21 , 卷第22-23 , 卷第24-25 , 卷第26-27 , 卷第28-29 , 卷第30-31 , 卷第32-33 , 卷第34-35 , 卷第36-37 , 卷第38-39 , 卷第40-41 , 卷第42-44 , 卷第45-46 , 卷第47-49 , 卷第50-51 , 卷第52-53 , 卷第54-55 , 卷第56-58 , 卷第59-60 , 卷第61-63

    所蔵館1館

  • 附釋音周禮注疏 42巻坿挍勘記

    (漢)鄭氏注 ; (唐)賈公彦疏 ; (唐)陸徳明釋文

    江西書局 同治12[1873] 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 / (清)阮元審定 ; (清)盧宣旬校

    卷第1-2 , 卷第3-4 , 卷第5-6 , 卷第7-8 , 卷第9-10 , 卷第11-12 , 卷第13-14 , 卷第15-16 , 卷第17-18 , 卷第19-20 , 卷第21-22 , 卷第23-24 , 卷第25-26 , 卷第27-28 , 卷第29-31 , 卷第32-34 , 卷第35-36 , 卷第37-38 , 卷第39-40 , 卷第41-42

    所蔵館1館

  • 周易兼義 9巻音義1巻坿挍勘記

    (魏)王弼, (晉)韓康伯注 ; (唐)孔穎達奉勅撰正義

    江西書局 同治12[1873] 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 / (清)阮元審定 ; (清)盧宣旬校

    卷第1 , 卷第2 , 卷第3 , 卷第4 , 卷第5 , 卷第6-7 , 卷第8-9 , 音義

    所蔵館1館

  • 附釋音周禮注疏, 42巻坿校勘記

    鄭氏注 ; 賈公彦疏 ; 陸徳明釋文

    江西書局 清同治12[1873] 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

    [1] , [2] , [3] , [4] , [5] , [6] , [7] , [8] , [9] , [10] , [11] , [12] , [13] , [14]

    所蔵館1館

  • 附釋音春秋左傳注疏, 60巻坿校勘記

    杜氏注 ; 孔穎達疏 ; 陸徳明釋文

    江西書局 清同治12[1873] 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

    [1] , [2] , [3] , [4] , [5] , [6] , [7] , [8] , [9] , [10] , [11] , [12] , [13] , [14] , [15] , [16] , [17] , [18] , [19] , [20] , [21] , [22] , [23]

    所蔵館1館

ページトップへ